三峽云海藥業工作人員向稅務人員講解“煤改氣”的承壓蒸汽鍋爐。重慶市稅務局供圖 華龍網-新重慶客戶端 發
華龍網-新重慶客戶端1月22日14時50分訊(記者 周曉雪 通訊員 陳玙晗)綠色低碳是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詞。近年來,重慶工業企業轉型升級,山城天更藍、山更綠、水更清。數據顯示,2020年重慶市中心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333天,占比達到91.2%。在企業綠色低碳改造中,以環保稅為代表的“綠色稅制”,發揮著正向激勵與反向倒逼的作用。
“煤改氣”作為低碳技術升級改造的重要措施之一,得到大范圍的推廣。綠色稅制的政策設計,一方面提高了“煤改氣”企業的經營收益,另一方面降低了成本負擔。
重慶三峽云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云陽縣綠色發展的代表企業,該公司于2015年率先施行“煤改氣”項目。技術改造需要更新所有設備,是一筆不小的費用,且燃氣成本較高,企業資金壓力頗大。
藍天白云下的珞璜電廠。重慶市稅務局供圖 華龍網-新重慶客戶端 發
“好在有稅惠政策的支持,公司設備改造升級順利完成。”公司主要負責人鄒隆瓊介紹,僅2020年,公司就減免各項稅費800余萬元,購買環保設備的100多萬元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時一次性稅前扣除。實實在在減出來的真金白銀給了企業更多綠色發展的信,向著零污染、低燃耗、高產出的目標邁進。
污染減少,環境變好,企業成本不升反降,經濟效益也在提高。公司會計廖丹算了一筆賬,相比燃煤鍋爐長耗時、低效率,燃氣的高效率、低人力和維護成本使得綜合成本整體下降,利潤反而提高了。2019年,公司銷售額已突破2億元,2020年達到2.15億元,預計今年有望突破2.5億元。
在綠色稅制的引導作用下,工業企業通過“煤改氣”技術改造實現了增收減負,同時,“超低排放改造”也成為很多工業企業綠色轉型發展的選擇。
作為全國首家煙氣脫硫環保示范電廠,華能重慶珞璜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五年來投入近12億元進行節能減排升級改造,是重慶市首家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現役火電廠。超低排放改造后較之前減少二氧化硫排放85%,減少氮氧化物排放40%,減少煙塵排放88%。
自完成節能減排技術改造,該公司累計售氣70.85萬吉焦,實現收入3584.9萬元、利潤1091.6萬元,打破節能與增收的瓶頸,實現雙向正向刺激。
這份亮眼的成績單背后,是企業長期堅持轉型升級的結果,也離不開稅惠政策的支持。“隨著電廠廢氣排放量降低,減免的環保稅為設備改造升級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撐。2018年至2020年,公司總計減免環境保護稅564.2萬元,購買節能節水、環境保護、安全生產設備抵減企業所得稅136.6萬元。”公司負責人黃金喜介紹,省下來的錢公司進一步投入到機器設備更新和核心工藝改造上,讓公司綠色發展的腳步走得更穩。
重慶市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,2020年1—11月,全市減免環保稅1.4億元,綠色稅制讓企業節能減排、綠色生產、高質量發展的步伐更有力。重慶市稅務部門將繼續加強與生態環境等部門的密切配合,發揮稅收導向與調節作用,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到社會經濟建設方方面面,為構建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的產業體系貢獻稅務力量。